2009年10月20日星期二

随写韩江中文图书馆

既然是黄主任说可以写槟城的任何事物,既然是黄主任允许可以写韩江的学院生活,那小白我突然想要点起一个大大的火种,小白我既然想要点起这个火种,就没有任何阻碍能让它在此刻熄灭,若果现在小白停顿下来,此团怒火肯定会因自己的软弱与不削而立即停笔,而我也不会多提,这一切也就只不过会让它随风散去。。。

说到这个,小白我真的不知道要用什么国家的语言来表达我心中的愤怒,对于韩江的两大图书馆我真的有种恨之入骨的感觉。管你提着大包小包的,贵重不贵重的,图书馆小姐就是势要你绕一个大圈把你身上的东西全都放到中文系老师办公室外面的那里“寄放处”里,值得嘉许与赞赏的就是手提电脑,手提电话与钱包除外。好奇怪,当你把东西全都放进了那个没有任何锁头钥匙,没有任何遮掩的“保险箱”里,打算从后门进入图书馆时,奇怪了,怎么那里被反锁了起来?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再试一次,再试两次,再试第三次,真的就快把我给气死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难道你又要我绕一圈回到大门口么?心头那把怒火此刻已经烧至头顶,甚至是双腿那脚支趾头,仿佛身上每个微小细胞都在熊熊的燃烧着。

控制着自己正要冲天而上的怒火,小白用那超有礼貌又带有点温柔的口吻问了那可亲的管理员小姐一些问题,以下正是小白当时与那管理员小姐的两分钟对话:

小白 :

不好意思,我想请问一下,为什么非要我们把书包与文件包放到后面那里去呀?难道你们校方没在前面这里准备一个能让我们学生能存放我们书包与文件的地方吗?

(心想,该不会是怕我们偷你的书籍吧!如真是那样也太不好吧,校方竟然会怀疑自己的学生们都是小偷?)

管理员小姐 :

我们前面这里是没有保险箱的,所有的学生必须把书包和文件夹放到后面那里去,这是校方的规定,我们只能依照纪律来行事。

(仿佛之前也有很多人问过她同样问题似的,当时那位管理员小姐语气显得有些不耐烦。)

小白 :

(对于她给的答案,我显得有些无言,但还是乘胜追击继续的问她一些更为难答并且刁钻的问题。)

哦,是哦,其实我还蛮担心我的书包的,那里平常就没有什么人进
出,我还真担心我的东西放在那里会不见掉。这里有没有小偷呀?
没有试过同学曾因东西放在后面那里而被人偷走的?

管理员小姐 :

(终于聊开话家子了,管理员小姐开始侃侃而谈起来)

中文图书馆这里倒是没有试过发生那样的事,至于英文图书馆我就真的就不清楚咯。但我觉得放在后面那里还真的是蛮危险的。你有什么贵重的东西要带进来的请让我们知道。手提电脑,手提电话与钱包这类贵重的物品是被允许带进来的。对了,你的书包里面有很贵重的东西么?

小白 :

没有啦,就还是有些担心,为何不提已在前面这里建一个有锁头的保险箱呢?我提议可以以出租的方式租出去,或向其它学院那样,每放一次就要投20仙去锁住保险箱,至少好过现在这种用三夹板做成的木架“保险箱”吧!

管理员小姐 :

(那位管理员小姐突然调高了音量,说话语气开始有点略带激动,因这是图书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失去控制”或者英文的“Lose Control”!)

我们是有向校方反映过,但校方一直说要考录这个,考虑那个,最后甚至不了了之。我真的不知道校方他们在搞什么鬼的!

小白 :

(终于得到小白要的那个答案,果真被小白猜中了,真是校方没有去实行改革!)

那为什么图书馆的后门要反锁呢?为什么不把后门打开以方便学生们的进出入呢?那不是方便很多么?要我绕一个大圈,真的很“Sien”叻!

管理员小姐 :

没办法,我们中文图书馆不够人手,只有我一个人顾,有时候是两个人,当我们都很忙,根本就没有时间顾着后门。

小白 :

(现在才知道图书馆后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上锁从没开过,再次的无言,什么嘛,为什么要人“顾”着后门?难道韩江真的有小偷?若果真的有小偷,我想“偷书贼”在如何的使坏也都坏不到哪里去吧!)

喔,原来是这样哦。谢谢你呀,我要借这本书,能否请你动作快一点,我手上的手提电脑有些重。

小白快速的找了两本我想借的书籍,此刻的我真的很想快速的离开这个让我完全没有一丝安全感的中文图书馆。虽然管理员小姐把小白之前对于中文图书馆的“未解之谜”都揭开了,但心里头还是会有些的莫名其妙。

—————————————————————————————————

看在外人眼中韩江学院中文图书馆的格局肯定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我想肯定不会只是我一个人会这么的认为吧!

想起几个月前小白曾带着几位来自吧生与吉隆坡的好友参观小白的学校。对于小白学校的电脑实施,读书环境与食堂食物都是有赞无弹。但走在友人后面的我还来不及阻止友人把书包放在“保险箱”,友人们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快小白多步的踏进了中文图书馆。

这次是另外一个管理员,但不同的管理员,口里却是说着同样的对白:“同学们,不好意识,请你们把你们的书包放到后面的保险箱里,这里是不可以带书包进来的,你们是新来的么?”这段话可把小白的友人们给吓坏了,回过神来一问:“那请问你们的保险箱在哪里呢?”当听到要绕一大圈把书包放好,再绕一大圈回到图书馆时,友人们个个都退缩了。

友人们离开韩江学院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小白,为什么你们学校的图书馆那样奇怪的?”小白感到有些丢脸,却不想把自己和中文图书馆画上等号,很想当场与其撇清关系,因为这不关小白的事,而是校方安排上的问题。

(文:张小白)

韩江密函1之“我观韩江7老师”

何为“老师”?老师,尊称传授文化与技术之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你去学习的人。老师一词最初是用来只那些年老资深的学者。后来,人们把那些教学生之人也称为老师。《师说》的那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说得很赞,就那么一句话就把老师那该要有的职责给一句道破了。

小白敢肯定老师绝对是那学生们的学习引路人,但他/她们是不是学生们的生活指导者,人生方向标我可就不敢确定了。总觉得中小学的课本把老师描写的太过于伟大那是不对的!中小学文章中总爱用“人生里程碑”,“指引学生走向光明大道”,“如蜡烛般燃烧着自己照亮别人”,“传播爱的种子”这类恶心又夸张的形容词来形容老师,真是很让人听起来哭笑不得。虽说小白说这话是有少许的个人主义,而且语气也有些过分,但话说回来老师们除了会欣然的接受自己“桃李满天下“外,应该不想被人当成什么里程碑,蜡烛,火柴,交通大道,甚至是种子之类的吧!

话说回来,韩江老师来来去去也就只有那几位,更别说是那学生少得可怜的韩江中文系。屈手一算,小白除了还没上过一位忘了名字的男老师与那林老的课外,到目前为止也只不过只给三位中文系以及四位必修科的老师给指导过。现在就让小白来说说这七位风格截然不同的老师吧。


黄妃主任
东马人,中文系主任,教小白马华文学,没有脾气,是以为个性善良的好老师。而且她可是小白在韩江第一个认识的老师哦,为何这么说呢?

在还没开课进入韩江的前一个星期,报了名准备就读韩江中文系的小白有些退缩了,拿着那紧握在手心准备缴付的学费,开始犹豫起来,“我选中文系是对的吗?”,“中文系到底是什么鬼来的?”,“读完中文系毕业后会不会很难找工呀?”,“中文系是要读什么的?”等问题一直不停的在心中打转着。

行政办公楼那位亲切的Joseph小姐被我的问题给弄得头昏脑大,完全就应付不了我那些极为刁钻的问题,“Joseph ,你完全是答非所问,但没关系,请问现在中文系有没有老师能够解决我的问题的?我不想交了学费到时又要转换科系,这不是会给你们很多麻烦吗?”助理小姐这时候好像恍然大悟似的:“也对hor,我现在就帮你问问看中文系那里有没有老师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黄主任,也比班上的新生们都早一步见到黄主任,初听此名有些奇怪,中国天后“王菲”是小白的超级偶像,那个戴着红色手套,穿着黄色寒衣唱着“追追追”的台语天后“黄妃”却是小白老爸的偶像,但此“黄妃”并不没有王菲的骄傲,也不想台湾“黄妃“一样说其华语来有着浓厚的台语腔,此黄妃给人一种很平易近人,很和蔼可亲的感觉。小白真的不得不佩服她对小白这种坏学生的应付耐能力,还有那耐心至极的完美个性,当她随手拿起中文系宣传纸开始详细的介绍里面的大纲时,我就察觉到了此人绝非简单的人物。

她只用了十五分钟的时间就把小白心中的疑问给全部的揭开,并送上一句极为经典的一句话:“你是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你绝对要对你自己有信心!”前一句才用了有有些挑拨的字眼,但转一圈下一句却变成了一种鼓励的意味。黄主任她这样一种特别的说词方法小白我至今依然是记忆犹新着。

每当看到她拿着雨伞来学校或离开学校时,小白都很想要高唱“一枝小雨伞”来欢送她,虽听起来很像有些不礼貌,但小白我确实是有这种很好笑的想法。她上课喜欢叫学生围成一圈,然后开始叫学生们导读其个人报告。与叶老一样,她一定会让每个学生发表他们的想法来作于其评分方法,这是好事,至少在课堂上不敢打瞌睡,因为你并不知主任几时会点出你的名字!

依然记得假期结束前小白拿着写好的文章到处问友人小白写得好不好,文法字眼上哪里出了问题,结果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答案,有人说这里写的不好,有人说这句文法有问题,结果小白就改了这里改那里,就这样的一直不停的改来改去,把自己也给搞得头都大了起来。最后,小白决定不改了,因为个人创作用词文法本就属于很个人的东西,一切的一切全权都由主任自己来定夺,这总比你坐在电脑前面乱涂鸦来得好。


叶耿瑾
天呀,在写这边文章是才发觉自己其实一直不懂“耿”这个字怎么念!谢天谢地,小白反反复复的在电脑面前花了15分钟之久,总算给小白给找到了“耿”这个字。

教小白“中国文化史”,笑容很甜美,乐于助人,更是唯一一位会聆听我们这些新生们想法与心声的一位好老师。

注意了很久,察觉她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就是喜欢在教课时把眼镜往上移,觉得此人有些双重性格,教书时和蔼可亲却不失专业,学生们都不敢在其教课时太过放肆,但转个圈当同学们在发表其个人报告时,她却变成了另一个样,有些严肃,但这种严肃还不至于会让学生感到压迫与害怕。

当学生把报告发表演讲完毕后,她总喜欢在讨论与分享环节问些很刁钻的问题来反问台上的演讲者,小白看得出她的用心,其实她是希望学生能做足准备,也乘机考验演讲者的对辩能力。这是好事,对功课报告要求严格本来就是应该的,学生如果对此有不满只能说是他/她自己懒惰,而不能归罪于老师身上。

她喜欢问学生们“你们觉得这堂课是不是很闷”?“其实你们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其实呀,我想告诉老师,“不是你的课闷,而是那个课目闷,学生们没有兴趣,跟你没关系,你放心。”

最欣赏叶老那种从不“放水”从宽让学生们轻易过关的严格态度,除此之外,她会在课堂上让每个同学发表其个人想法,这无形间也给那本来就有些沉闷的科目给增添了那么一点的趣味性。

题外话,因其课是小白每个星期开课第一天的早上八点,这也造成平时就养成迟睡习惯的小白每次都迟到,但话说回来也养成了小白那早起的习惯。


Mr Eric
香蕉人一名,头发总是油油的。对他以紫色牛仔裤加上褐色西装衣的奇怪配搭印象深刻。“啰嗦公”一名,同样一个话题可以重复上千次。时常批评中学道德教育是“废”的,但却不知自己教的东西也同样的无聊。

他走路很快。时常看到他去办事处快速的拿了一份英文报后就“气匆匆”的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其声音极为嘹亮,能在大礼堂不用麦克风也能让100多位学生清楚的听到他的声音。

Mr Parkash
小白英文老师,好好先生,给人一种很绅士,很容易亲近的感觉。他有一个很值得学习的优点,就是他的时间观拿捏得很好,他总会比学生早一步出现在课堂上,这种强烈的时间意识,往往給那些时常迟到而且不准时进入班上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而我呢,就是之中一个!

从不等人,开课时间更是超级的准时。记忆力很好,在第二堂课就把班上20多位学生的名字全部记牢,这点不得不让我佩服。

郭碧蓉
有气质,穿着新潮且高贵,服饰搭配很多变,给人有一种很“莫文蔚”的感觉。

教小白初级采访,以前曾在南洋,星洲与光明这三家报馆当过记者。她是一位在上课时完全没有威信的老师。喜欢拿着讲稿站在台上自言自语,这也给同学们她是否在那里“自爽”的感觉。

当学生们吵闹喧哗不肯听她讲课时,她会“假装”生气,然后坐在其位置上久久不肯说话,但奇怪的是,学生们却完全的不加以理会!当她开口说:“那些不要听课的学生,门口在那里!”时,同学们才会自动的安静下来,但数分钟后,班上那喧哗之音又再次被奏起,仿佛是势必要把这善良,美丽又可爱的郭老师给活活气昏才肯善罢甘休!


Mr Tan Hong Xin
上个学期的IT成绩还没拿到手,所以暂时留空~

杜忠全
很爱出书的一位老师,时常在文章作品里会用“我们的家,我们的岛”来形容槟城。虽然这有时会让着身为“巴生人”的我很难明白其故中含义,但这确实也是那能让我更认识与了解他时常提及的“老槟城”。

他的教学方式有些特别,他会看我们看黑白电影,听齐豫这类老歌手的歌曲,这真的一种极大的视觉与听觉享受,我个人还慢蛮喜欢这种感觉的。至少他不会让给我们听白光,姚莉的歌曲,那才是叫不幸。再来,他也喜欢在其课堂说“述说”千年前在台湾求学时期的威水史。与之前的几位老师一样,上课同样没有威严,学生们都喜欢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只有几个好像我这样的乖学生“假假”的看着杜老听他讲课。

时间总是拿捏得特别好,上课为时三个小时半就口沫横飞说足三个小时半,完全不欺场,一定非得到时间结束才让你有得下课。

话说回来,其实小白最喜欢上他的课,他更是小白个人最欣赏的一位老师,欣赏他的才华,欣赏他对槟城的那份情谊;喜欢他的文笔,也喜欢在网上需找他写过的文章,这种感觉仿佛自己回到了“老槟城”,对槟城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了一个全新的体验。

(文:张小白)

随写槟城“食物恋”

“人”呀,真是一种奇怪的感情动物,因假期的关系此刻的小白身处自己最爱的地方—吧生,更发了毒誓要在这周把吧生肉骨茶,吧生大噜面,吧生港口汤圆,吧生鸡粒饭,吧生葡萄牙烧鱼,吧生烤乳猪都吃进肚子里,不让就非爱“国”儿女。当尝尽了吧生美食回到槟城坐在房间的电脑前面,小白首次那么“用力”的去幻想着槟城的所有美食,哇!此刻小白脑海里浮现了好多好美味的槟城美食,突然有种美食当前却触手不可及的感觉,噢,这种感觉好辛苦,噢,换个角度,这种感觉又是幸福的!百感总是交集的,可以在槟城尝尽甜酸苦辣,我应该庆幸,庆幸此刻的自己身在槟城,也庆幸自己没选错了这么一个好地方。

点着刚从Gurdian买回来的小蜡烛,让那香味充满了房屋四周,这包100粒才RM9.90的蜡烛,真是便宜极了。听着那就快过气的台湾天后Elva萧的最新专辑"钻石糖",开始幻想着自己正在品尝着槟城的各种美食。

老实说除了槟城的Asam Laksa本人不甚欣赏之外,以下小白要介绍的都是个人比较“认可”的超赞食物。

哦,此刻想起那令人垂涎三尺的槟城美食,我饿了,又饿了!!

中国人的句“民以食为天”肯定适合用在此刻的小白身上,对我来说,槟城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到处都是窄窄的Jalan Sehala之外,就是胜在美食多,来了槟城多久小白就肥了多久,体重每天随着那愉快的心情慢慢的上涨着,完全没有警惕心,我也一点都不紧张要去减肥,就像老妈时常说的:“人呀,有得吃就得吃,有得玩就玩!”

炒果條
察觉槟城较出名的炒果條都有一个共同点,好像必须都要是一盘一盘来炒才的。老板们都会放上几只超大的大明虾,而且都非得要是那种很鲜很甜的。然后呢,炒出来的果條颜色必须要偏红。盘面上最好放上一片鲜绿色的芭蕉叶,再把那刚炒好的果條摆放在上面。至于蛤蜊嘛,除了要新鲜外,它可不能被炒得太熟,颜色一定要有一点红红,带有些血肉之色。以上小白所提到的就只能是一碗炒果條本来就应该要具备的基本条件,那还未能构成一盘上等又道地的槟城美味炒果條哦!

为何这么说?一盘上等的炒果條应该是要用上上等的猪油与猪油渣才算美味,然后再投下一片片的腊肠片,空心香菜,虾姑与鸭蛋,以火炭生火快炒,这是种增添风味却以不常见的传统做法。依稀记得槟城佛教会(佛总)附近就是有着这么一个小档口还维持着这种令人那以忘怀的古早味做法!

我个人认为比较有“个人风格“的肯定非Lorong Selamat那姐妹炒果條莫属!它会那么出名绝非没道理,个人认为原因有二,(一)老板那古怪的性格与作风,(二)果條价钱贵得离谱,大家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而去试吃。因此典故,媒体大众们给了这里一个很好笑的名字 --“贵。刁”,也听过“贵。娇”,“贵。骄”,贵,挑“这类让人会会心一笑的叫法。仿佛天后王菲般,这对姐妹花各自都有其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顾客多时就会开始觉得很烦躁,接着就随便的发起脾气来乱骂人,有时候还要那些身穿名牌打领带的顾客站在烈阳底下排队,欣赏她们这种一视同仁的态度,完全不留任何的面子给他们。姐姐很凶,妹妹也不赖,顾客要排队在档口旁要非常清楚的跟她点餐,理由是 -- 她记性不好。不过还是很奇怪就有很多大老板喜欢来这里排队,被她们骂到狗血淋头似的还是会乖乖的再回来光顾。我觉得它的特别之处是在于它那果條上的椰丝,槟城除了她们应该没有其他人这样做吧。再来呢就是升旗山山脚交通圈的炒果條,依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古早风味,也是一个不赖的选择,值得推荐。

槟城虾面(福建面)
“福建面”其实就只有槟城人才这么叫它。原因听说是当初福建人下南洋来到槟城没钱买大虾,拾虾壳虾头熬成汤配上面或米粉来吃。所以早期的“福建面”是没有虾肉没有猪骨的。至于是真与否无从考察,但“福建面”这种叫法确实是只有槟城才有,其它的地方都称之为“虾面”,。。而其它州属所谓的“福建面”其实就是槟城人较少吃的“大噜面”。容许我这个外地人离题一下,“大噜面”来到槟城也被换上了一个奇怪的名字“福建大條面”,有些人叫不出口就说:“我要那个大大条的面,要炒炒成黑黑的!”很多第一次来到槟城的朋友都分不清楚什么是虾面,什么是福建面,什么是福建炒,连KL人最喜欢吃的“福建面”(大噜面)也被自己给搞混淆了,咳,真是老鼠,老虎傻傻分不清楚!

说回槟城虾面,听过槟城朋友那么说:“如果你吃了槟城的福建面,你再也看不上其他的食物了。”当时我的反应:“是不是真的哦?”一碗好吃的虾面不外乎要闻得出它浓汤的香味。一锅好的虾面汤底应该是要用虾壳,虾头虾肉和猪骨去慢火熬出来的。再来就是佐料,传统虾面在上桌时,入眼就会看到白白看起很浊的汤,碗里的匙羹上都会放满了火红的辣椒酱,那砣不起眼的佐料可不是什么小角色,“放”与“不放”这砣佐料,对虾面的味道肯定有莫大的影响。每次看到友人们把整砣的佐料倒进虾面中拼命搅拌还觉得不够的奇怪表情,心中总会会心的一笑。小白不爱吃辣,自认没那种勇气,每次小白只会把一半的佐料倒入自己的碗中,另一半顺理成章的放进那早已对我手上佐料虎视眈眈的友人碗里。

对我来说,除了那火红的辣椒佐料,一碗虾面要分出胜负与高低莫过于取决自它那香喷喷的“虾膏”,现在的虾面比较少会附上“虾膏”,而是在上桌前就把它搅拌好参于其中。据说那是因为虾膏价格不断的上涨,面摊老板们只好做出这样的决定。

推荐时间,小白接想来要推荐的是亚洲餐厅虾面,这位面摊老板依然跟着以前的传统那样做在每张餐台上都摆好一罐虾膏让顾客们自己添加,值得鼓励,值得赞赏!

鸡丝河粉(果條汤)
顾名思义,果條与鸡丝都会是这道料理的重点。果條可这的是要顺滑可口,鸡丝放进嘴里要是软软易嘬的。汤不能有鱼腥味,更不能有太多的味精和胡椒粉,用鸡骨熬成的汤底一定要够清淡。

槟城的果條汤配料是有分鸭肉,鸡肉和牛肉三类。不同的肉各自带有不同的风味,配合猪肉碎,鱼片,鱼丸,香菜,猪油渣,葱等佐料就可成就一碗美味的果條汤了。鸭肉果條汤的做法与其它两味有少许的不同,它会加入一些鸭血,鸭肠与鸭肾;而牛肉的则会加上牛肉丸或“牛楠肉”(广东称呼)。

这里的鱼丸与吧生的不同,吧生的是大大粒的,有些里面还有肉馅,这里的小贩都很推崇西刀鱼肉所弄成的鱼丸,体积都是小小一颗的,一口就能塞进嘴巴,讲起话来转动舌头还是游刃有余。至于鱼丸用什么鱼肉做才是最棒的呢?这小白我并没有加以研究,只是觉得口感是最重要的。鄙视那些在鱼丸里加入面粉,薯粉与防腐剂来增加其硬度和持久度的奸商,自觉那是很不健康也很没道德的。

说一说门外话,小白外公早死,早期的外婆就是靠打西刀鱼丸来养活妈妈,阿姨与舅舅的。虽然当时生活过得穷困,但她依然坚持不在鱼丸里加入任何危害健康的防腐剂。若鱼丸真的卖不完,大不了丢掉就好,外婆坚持绝不在鱼丸加入任何的防腐剂!

如果要我介绍槟城好吃的鸡丝河粉,小白首推峇央峇噜(Bayan Baru)大巴刹的鸭肉果條汤,次推Jalan Zoo 附近的小贩中心,忘了叫什么名字。原因?原因很简单,就是好吃及那鱼丸符合我的口味咯。

云吞面
中国与台湾称云吞面为馄饨面 ,一碗好的云吞面,面條一定是要用上最好的是全蛋面,何为全蛋面?就是面条在其制作过程中放入比普通面条还要多的蛋黄加以搅拌而成。它的面条不能有“碱水味”,至于汤底嘛,个人觉得一定要用高汤熬出来的才是叫一碗叫好叫座的上等云吞面!若你点的是干捞云吞面,那放的配料非要有炸云吞和水云吞两种不可,还一定要附上一碗烧汤,这。。。才可以堪称为完美。

除此之外,它一定要有很大片很大片的叉烧肉,至于云吞皮,它一定要把馅料给包紧,因不包紧煮的时候馅料很容易跑出来,至于馅料嘛,个人觉得当然是越多越好咯,而且前提一定要是用五花猪肉,适量的马蹄以及大量的虾肉而非鸡肉,恕我嘴刁,猪肉云吞和鸡肉云吞的口感真的很不一样。

首推韩江左转十字路口的那个小摊口,虽然价钱超贵的,但久久吃一次倒是无妨,再来就是光华报馆旁边的那个云吞面面摊,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Asam Laksa
“Asam Laksa”其实说起来就是大马北部才会有的一种特色小食,不是说KL一带没有好吃的,只是恕我冒昧,个人并不是很欣赏这种食物,感觉很呛鼻,而且味道酸酸辣辣的并有一股臭臭的腥味,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吃它。但在槟城能与炒果條与虾面(福建面)齐名的也就只有它了。槟城的亚三喇沙(Assam Laksa)用料比起其它地方都要丰富,包括鲭鱼丝、豆丝、黄瓜、黄莉、洋葱丝、红辣椒、生菜、薄菏叶、花生碎和虾蛄酱等。Asam Laksa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鱼肉搅烂投入鱼头鱼骨及猪骨熬成汤,然后把以上的材料加入酸辣汤,然后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虾膏。小小的一碗,马币三元到四元,味道过于重口味,所以不强力推荐,见仁见智。

勉强让我吃得下肚子的都在小白住家附近,Ayer Itam最出名的就是Asam Laksa,极乐寺大巴刹有一档还算不错,但输在环境极为肮脏,吃的时候请留意一下有没有老鼠或蟑螂从你脚下擦脚而过,两个一起经过也不是不可能,就看你当时的运气是否真的那么的“好”咯。

爪哇面
小白是爪哇面爱好者,因它这是一道很有特色的佳肴,它的酱料很独特,而且味道酸酸甜甜的容易入口。想起那放在爪哇面上面的香脆虾饼与香辣乌贼就想流口水。

与云吞面和虾面一样,一碗好吃的爪哇面最重要是面条一定要柔软,不能有任何的碱水味。比起其他的槟城美食,爪哇面的食材准备与做法都显得异常的复杂,从食材上来看就已让人觉得头大,它所需准备的材料太多了,面条,地瓜,土豆,鸡蛋,干炸油葱,吉子,豆腐,Asam Jawa酱料,豆芽,面粉,青葱,虾仁,西红柿,辣椒干,马铃薯,小葱,香茅,虾米和黄姜。 据说传统的爪哇面必定有那香辣的乌贼当配料而豆芽,面粉与青葱是用来做一种叫做“老鼠煎”的配料,为什么有此名称呢?那我就无从考察了。

个人偏爱光华报馆旁边与Kampung Jawa地区的爪哇面,原因现在的爪哇面已经很少有业者用来干炒的,而以上这两个档口却具备了这样的一个优势。

煎蕊(Cendol)
“来一碗煎蕊!Cendol Satu!” 这里充满着不同的语言,他/她们的要求都很简单,就是“给我来一碗煎蕊吧!” 有人因等得不耐烦而在那里叫喊着,说着的都是一些超搞笑的“中文”:“老板,我先来的,为什么你给他先?”,或是:“Ah Moi,I datang dulu punya,kenapa u bagi dia dulu punya?”

有人站着,有人蹲着,鲜少有人坐着,仅有的三三两两小板凳常常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搁空在那,客人都是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仅仅几分钟就把碗里的煎蕊喝的滴水不留,碗空人去也只不过是数分钟的一个交错动作,有得游客更因要节省时间可以同时享用煎蕊和怡园餐食的Asam Laksa又或鸭蛋炒果條而宁可付贵一块好让那印尼女佣把煎蕊捧进怡园茶室。为什么捧进怡园餐室会贵一块呢?我想应该是给餐室老板的“佣金”之类的吧,若顾客们都把煎蕊给“外卖”了进来,那餐室的老板该赚什么的呀?

已有60年历史的老档口买的只不过是一碗有一碗的煎蕊,它又是怎么造就了人来人往的盛况呢?那不是没有理由的,因煎蕊真的是太好吃了!我真的不知要怎么用语言与文笔去形容我对这种甜品的喜爱!它对我来说绝对是“甜品之冠”,偏甜却不腻。它好吃得让我无法忘怀它的味道,喝了一口你就会仿佛中毒似的想要多喝一口,新鲜的大红豆,绿悠悠的煎蕊,浓浓的黑糖再配上香喷喷的椰浆在嘴里互相的交融成一种熟悉的味道,曾几何时在某印度档口喝过的这种熟悉味道,长大后却寻遍不获的迷人味道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Cendol,本就该是这种味道的嘛!”Wow,我绝对不能没有它!

赞,好赞,真赞,超级赞,真想就此结语好让你明天就去Penang Road喝一碗,真想让此刻的你跟我有着同样的体会与快感,更想让你知道我并非是“文写无凭”,说的是那天花与乱坠!真想跟世界各国的朋友们分享它的美好,容许我再次重复,文笔很烂不是我的错,但个人对这种甜品的偏爱还真的是难以用言语文字来形容。

麻芝
麻芝,一种由糯米蒸熟的粉团,有的会包馅。粘上白糖花生碎更是美味。在吧生从没看过有人会驾着摩托卖着麻芝,但在槟城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福建方言把它称之为“麻籽”,广东话叫它“糯米籽”,台湾称它为“麻糬”。

麻芝的最高境界就是口感要软,Q得来又不黏牙,放久了不会硬化,甜度要适中,除了原味外,最叫人惊喜的就是那仿佛调色盘般不同口味的彩色麻芝,有香草与绿茶的绿,有玉蜀黍与芒果的黄,有黑芝麻的黑,有鲜橙的橙,有巧克力和褐,有杏仁的白,有草莓的红。。。。仿佛在传统的美食上画出了一道有一道美丽的彩虹。

红豆冰
可能是自己对甜食的偏爱,小白自来了槟城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到处去尝试槟岛的各种甜食。从韩江学院附近的清补凉(么都有),到光大广场的五色豆花,印度街的椰子摇摇冰,榴莲雪糕,绿豆汤,风味馆的黑糖萝卜甜品,阿嫲茶餐厅的各种汤圆,榴莲糕,麻芝们都逃不出小白的手掌心,全被小白网罗进了肚子里。

红豆冰,又称“ABC“,马来语称之为”Ais Kacang“,这种甜品在马来西亚堪称普通,而且到处可见,但每个地方却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做法,现在就让小白我来说一说槟城的地道红豆冰吧。

经过小白的连番观察,小白发觉槟城的红豆冰与其它州属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那股浓厚的Sarsi味,小白想也只有槟城才能吃得这种口味的红豆冰吧。那股浓厚的Sarsi味混合着黑糖与红糖,海底椰,红毛丹,花生,鲜草,黄莉,果冻和亚荅子等材料,保证让你甜得直入心扉。。

除此之外,槟城的红豆冰也有着一个不变的定义,那就是在它的顶端永远都会放着一粒不大不小位置刚刚好的香草口味雪糕。若你去的是比较“高级”的茶餐室,它会给你那种超大粒的罐头红豆,若你去的是路边摊,它依然有着那粒香草口味雪糕,但那红豆可就不一样了,它小粒得很,应该就是每次妈妈们用来煲红豆汤给小朋友喝的那种小粒红豆。

说到红豆冰,除了红豆外,另一个很重要的材料当然就是炼奶咯,一碗红豆冰炼奶的多与少多多少少跟你那碗红豆冰的价格有着莫大的关系,价格越贵的红豆冰,当然其炼奶分量也就越多咯。

炎炎夏天来一碗到处可寻的红豆冰可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听着搅冰器忙碌操作时发出的引擎声,看那大冰块因快速的旋转而变成一堆充满佐料的红豆冰,真是人生一大享受,这种甜甜的味道,冷冷的口感,你的嘴角会不自觉的露出弯弯的微笑。

红虾(榴莲)
在KL哦,榴莲再怎么的“名种”也只不过就是那24D,那并不算是什么厉害的角色,而且24D到处都有得买,称它之为“泛滥”一点也不过分。但在槟岛却有一种让人极为“惊艳”的好货色,据说当年邓丽君小姐来槟岛登台是就指定一定要吃这种榴莲 — 红虾。从没在槟岛以外的地方看过红虾的出没,只因它产量很少,而且单是供应给槟岛那些爱榴莲之人都已嫌不足,更别提要供应给其他州属。

为了控制红虾的品质和品种不外流,业者会在每粒红虾的尾端打上一“针”,这一针可“绝”了,红虾从此不能“生育”,这么一来购买者拿着红虾的种子回家栽种最后还不就只是会种出一盆“吉”,而非红虾,哈,真亏那些业者们怎么会想出这种奇怪的方法。红虾除了产量少,外观与颜色也跟其它的榴莲有些不同,它的色泽偏向青白色,而且一定是圆形而非椭圆形的。红虾的价钱不至于特贵,但一粒小小粒的肯定还是要超过二十五零吉以上,它的味道有些奇特,当你把它放入口中时,红虾那带点香草雪糕似的香气会从你的鼻子扑鼻而出。这种酸酸,麻麻,冰冰,甜甜的奇怪感觉很是特别。

真好奇怎么槟城的榴莲会那么美味,连远在新加坡的馋客也闻名而来呢?再来,浮罗明明就是一座山呀,怎么会盛产那么多种类不同的鲜美海鲜呢?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困惑只因友人的一个答案而立即的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以地形来说,浮罗的地理位置“坐山靠海”,而取决榴莲之美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有阵阵的海风,再来就是它一定要有斜坡,三就是不能有太多的水份(泥土的排水性要良好)。而浮罗的海鲜会如此的鲜甜美味只因它那还没受到严重污染的海水。听说那里的海床主要是由沙石所组成,因此海鲜不会有臭泥味,而那里最著名的蛤蜊都被拿来做成了出口生意,本地人要买也不一定能买得到哦。

哇,别再跟小白说什么24D最好吃,槟岛浮罗的榴莲就是特别,就是好吃,若你没试过槟岛榴莲,恕小白我无理,我能否称你没来过槟城?

豆蔻水
豆蔻水,福建方言里称之为“老澳水”,虽然不明白为何被叫做“老澳水”但说出口却觉得很贴切这里的地方特色。豆蔻水一定是要由新鲜的豆蔻现搅而成,而不是那些一支装的豆蔻汁泡制而成的。那味道个差多了,由新鲜豆蔻搅成的豆蔻水喝起来会带点苦苦涩涩香香甜甜的绝佳味道,这肯定是那罐装豆蔻汁所不能超越的。

豆蔻,原产地为印尼,而大马的生产批发地则是槟城与怡保。较常见的豆蔻为奶白色的,至于深红色与偏褐色的就比较少见。豆蔻以前多数生于山沟阴湿处,槟州农商看中了此商机把它们转移目地栽培于树荫底下,至此这种能化痰解热,解除胃腹胀痛,又有美容养颜的“保养品”才得到人们广泛的注意。

记得小白小时常会食欲不振,胸口发闷,婆婆总会到巴刹去买豆蔻搅成豆蔻水给小白喝。很奇怪的,小白喝了豆蔻水后竟然食欲大开,可见豆蔻它呀,可不是“盖”的!

坐在电脑前面将近两个半个小时张小白就只能说了那些美食,虽还有很多很多想说想写想介绍的。但双手却不听使唤的呐喊着该是时候休息了,算了,该道出的应该早已道出,再说下去就没什么意义了,该是时候收工睡觉去咯。

(文:张小白)

题外话,好怕以上这样的写作方式会被黄主任说是“流水账”,但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想到的除了是槟城美食之外就没有其他了。之前上马华文学时对黄主任所说的那“恶之花”有着深刻的印象,上网去找了找波德莱尔的作品来看,好奇怪的写作风格,不过还真的蛮有意识的。时间真的好紧凑,模仿不了“恶之花”之写作风格,随手“认真”的乱打几行字希望没有错字,没有语病就好。

随写新槟州的“衣。食。住。行”

每个地方都有着它那自己文化背景的独特性,以小白个人对那槟城的了解,然后再以南马与北马来做为分割,我们可以以“衣,食,住,行”来做出一些不一样的分析,而当你在进行这些分析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些超有趣的奇怪现象。

现在就让小白我用很“哲学”的方式来说说一部分槟城道地人对生活态度里的那衣食住行吧!


因槟城那朴实的地方民情,槟城人多为穿着朴素不会太夸张。根据网上资料,槟城这里的衣饰货源流派与首都吉隆坡的有些不同。吉隆坡的衣服货源多为香港与深圳。而槟城这里的则多为台湾,泰国与印度。其实呀,我们并不能以进口国家来衡量那些衣饰的品质,你能说它们是大同小异的,转回一圈,你又可以说它们是参差不齐的,这关乎个人的如何配搭,与进口国真的扯不上什么关系。

把话题拉回来说说那些稍微有名的服装店,像SEED,PADINI,乔丹奴,PDI,F.O.S,它们都有着一个奇怪的共同点,就是当全国的服饰都在进行同步的大减价时,你可以在首都看到那些没被减价的衣服,在槟岛这里却变成了清仓货,而这里的清仓货在首都那里却变成了新货商家,而且价钱更是贵得可怕。个人觉得这种状况其实是很不健康,甚至会让消费者有觉得自己被骗的感觉。为何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这不就正正确确的说明了南马与西马区所能销售服饰花样款式与品种的大不相同么?

虽说大多数的槟城人穿着还算正常,但那些穿着奇特古怪的年轻人却也倒是不少。虽不能以一支竹竿而打翻整条船,但以下这些人却确确实实的在槟城这里给出现了。

1. 想问这里的潮流趋势与首都吉隆坡有何的不同?这里的一些年轻人总喜欢一些不伦不类的搭配,而且穿着不依场合。女生可分成两派别,第一种我们可以称她为“狂野派”,而另外一种,我们就叫她作“居家派”好了。“狂野派”喜欢浓妆艳抹,而“居家派”却喜爱素颜见人。
2. 以小白一个星期两三天搭公车上学的经验与观察,你可以在早班车上看到一些穿着暴乳小洋装正准备去上班的柜台小姐,要说她们性感嘛,有些称不上,要说她们怪异吧,离庞克风的怪异又有一些遥远。我也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她们,就衷心的祝福她们就对了!
3. 再来,你也可以在高级商场里看见一些素颜并穿着“人字拖”与邋遢睡衣在疯狂购物的居家女士,这群人看似没钱但把口袋里的钱包打开却是满满的现金与信用卡。不令人感到意外的,她们抢购的不是那些名牌衣服,而是那仿佛“乱葬岗”般的便宜衣服。每每这种“盛况”会在各大百货公司举行大减价的时候最是常见。
4. 夜店里有男生爱穿紧身喇叭裤,不然就是把运动衣的衣领往上掀开,穿西装的又喜欢学吴建豪或言承旭那般把两颗纽扣给解开,露出那排骨般的胸肌,可不想想人家的衣服可是量身定做,再怎么露也露得好看。
5. 再来,小白好不能忍受有些年轻男女爱把那本该神圣的“十字架”当成吊坠,耳环的到处乱挂,仿佛是想要用身上那十字架来辟鬼辟邪似的,真希望上帝能给这帮人一点惩罚与教训!
6. 尽管大马天气炎热,还是有不少的女生爱穿长靴长丝袜;把自己的双兔给缩得紧紧的,而且衣服颜色的搭配也严重撞色。
7. 老气,有些年轻女孩喜欢把自己打扮的异常的老气,仿佛非得把自己弄得比实际年龄年老二十余岁才肯罢休。她们最爱就是用五颜六色的丝袜来配搭那清凉又麻辣的紧身短裤,个人觉得那样的打扮风格有着很浓厚的“台妹味”,把她们称之为“槟榔西施”一点也不觉得过火。

再次强调,以上所提到的“奇人异士”只是占了槟城人口的少部分,大部分的槟城人其实还是蛮在意自己的外表与打扮的。虽然还是会有些缺乏当下潮流方面的触觉,但比起以前的自我主义,现在可就进步了很多。其实呀小白有几位槟城好友都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出过国去台湾或香港留学,不然他们觉得自己现在可能会成为小白以上所提到的那些怪人中的其中一位吧。

以上写的都是一些例子,感觉这一部分槟城人的审美观及流行感是有需要被改进的,更衷心的希望他们会尊重场合,也尊重其他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王家卫与蔡明亮那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类发明衣服主要是为了遮丑,御寒及美观。衣服款式及颜色搭配是很重要的,那也是一种基本的礼貌。当然穿的好可以遮掩自己的短处,但绝对不是为了要暴露自己的缺点,这点是值得他/她们去反思的。


槟城人对“吃文化”一向都是很讲究,很执着的,就以槟岛来说,这里到处小贩中心林立,每到用餐时间,你可以看到到处充满了馋嘴的食客,只要有好吃的,那里肯定会人潮汹涌,客似云来,高朋满座这种盛况更是到处可见。而游客们都会以一间餐厅或档口的人潮流量来评定那里食物的品质好与坏,那里可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理指标。槟城人嘴刁也是出了名的,如果不好吃的食物,就算老板宣传的再出色,不管地理位置多好多旺,还是会门可罗雀。

在那节奏步伐快速的吧生人眼里,“等待”其实就是一种极为残忍的痛苦,而在这群极为嘴馋的槟城人眼中,它却变成了一种无比的精神享受。在现今这种什么都讲求速度的“速食年代”,槟城人依然可以为了吃好的而做出很大的牺牲,他们可以爬山涉水的到槟州市镇以外的荒郊岭等上几乎一个小时,也可以跟陌生人共挤一张桌子共享美食。槟城人就是因为有这种不断搜寻美食的认真态度,才得以让那不同种类的传统美食得以保留。

这些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往往是很耗时间的,而且赚取的利润更是少得可怜,它们是很需要顾客付出其耐性以及拥护才得能继续的流传下去。

容许我再次的离题一下,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你在槟城这里明明叫的是咖喱“面”,来的却是咖喱面掺米粉,原来槟城还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特色就是,当你点的是咖喱“面”或虾“面”,来的肯定是面掺米粉的,除非你事先有所交代你要的是“专面”又或“专米粉”,不然“面掺米粉”已是整个槟城面食类小贩所共同设下的一种不变道理。(云吞面与爪哇面除外)

突然想起那吧生的福建面,此福建面非彼福建面,我这里指的是那种被炒得黑漆漆“大噜面”,虽然现在小白的肚子有些饿,但小白依旧坚持要把以下个人所要介绍的八宝茶,鲜牛羊奶,豆沙饼与Roti Kok一拼说完才善罢甘休,就有请你来接招并给与一些指教以及分享吧。

八宝茶
八宝茶曾经是小白儿时的最爱,但因与它多年不见小白似乎已经忘了它的存在。这种福建人称之为“Pat Po”传统古早饮料在吧生几乎已经搜寻不获了,偏偏却在小白离开家乡最远的地方这里给寻获真的有些讽刺。感触良多,忆起小时候曾在某间早已拆除的亚答茶餐室里的种种,这种差点被小白给遗忘了的古早味道,是甜的,也是美的,也是香的。。。。

其实呀,小白说得是有些夸张了,在很多的城市小镇依旧可以喝到这所谓的八宝茶,其中马六甲与怡保的八宝茶就属出名,虽没机会尝试,但此刻的小白已经满足了,满足自己能在槟城这里尝回这种饮料的美好,除了心满意足外,就真的没有其它的了。收起回忆,就让小白我来说说何为八宝茶,而“八宝”,指的又是哪“八宝”呢?

八宝茶的历史至为悠久,它是清朝的慈禧太后命太医精心调配而成的。慈禧太后称之为“宫廷八宝茶”,可见慈禧太后对此饮料的喜爱。“八宝茶”顾名思义茶里有着八种宝贝 – 红枣,枸杞子,莲仁,西洋参片,甘草片,冰糖,花生仁与红花。这种饮料不但营养丰富,还可以用来解暑解毒,提神健脑,活血补肾与清火明目。 长期饮用此茶甚至还能延年益寿,美容养颜!在大马八宝茶更直接的被浓缩成一罐可被泡水搅拌而饮的方便饮料,这无形间给很多懒人带来了无限的惊喜。

豆沙饼
豆沙饼,吧生人称之为咸饼,但事实豆沙饼却是有甜与咸两种味道的。比起其它州,槟城的豆沙饼算是做法最精美的,小小的一颗放入嘴里立即融化,而其它州的豆沙饼则体积比槟城的豆沙饼大上好几倍。早期的槟城豆沙饼是只有存豆沙这一种,然而经过商家们的努力研究,进行改良,各种不同口味的槟城豆沙饼就此诞生,从最初研发出来的香草口味,到现在有咖啡,青苹果,虾米,榴莲,香蕉,凤梨,鲜橙等等,一次又一次的让我们感到惊喜,真的不得不赞赏与佩服商家们的创意头脑和那豆沙饼师傅们在遇到挫折失败时依旧坚持到底的顽强个性。

话说回来,不管那豆沙饼在其味道与形状上再产生如何的变化。个人始终还是对那拥有传统口味的豆沙饼最为欣赏。不为什么,只因原汁原味的,总是最好的。

羊奶。牛奶
为什么小白会同时提及这两样东西,原因只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业者们全部都是印度人。若现今你在无意间看到那些驾着摩托卖着新鲜牛奶或羊奶的印度老伯,那你还真的算是蛮幸运的,因那样的情景,那样的人事物就快成为大马的历史文献了。

在小白的印象中,好像已经好久没有看到有这样的一群人出没了,但那天却无意间让小白在槟城这里给看到了这样一种人物的出现。不明白为何那个装鲜奶的容器一定要是被做成金黄色的。至于形状嘛,就真的难以用言语文字来形容,因有得是下面四方形,到了顶端却又变成了三角形。有的则是长方形,四方形,甚至是圆形。

悠然记得老妈因担心小白长大后会变成那种头大大,脚短短,手长长,其貌不扬的丑怪之人而长期向一位驾着老旧“Honda Kat”的印度老人购买鲜羊奶给小白进补。当年小白才三年级,那时的鲜羊奶一小包就已买到五元以上,可想而知现在的价钱没有两倍也有一倍吧。听说那当年买羊奶给小白的印度老人已经仙游去了,他的孩子们也因喝了过多的羊奶不是变成医生,就是变成律师。老伯衣钵因没人继承而从此的没落,除了感叹可惜外,依旧还是那可惜。

Roti Kok
再来说说Roti Kok,这种Roti Kok不是那种用来喂鱼的Roti Kok,而是给人吃的!小白我还不至于无聊发疯至要在这里来介绍鱼食吧。若你与我年级相仿却又不知道小白说的这个“Roti Kok”是什么来着的话,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你家住在深山野岭,你是以钻木取火为生的。二,你对吃并不怎么在意,有东西就放进嘴巴。三,你肯定是家境富裕之人,所以对这种便宜之食物不知其一其二。

我相信这种绝赞的美食也就只剩下槟城还有在“盛产”着吧,而吉隆坡与吧生这些地方应该就只能在杂货店里买到这些不知搁放在那里多长时日,放了多少防腐剂的冒牌Roti Kok吧。话说回来,这些被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包成一小包一小包的冒牌Roti Kok是绝对没资格拿来与那新鲜热辣的正牌Roti Kok做比较的。

阖上双眼想像一下自己把那又香又脆的Roti Kok粘上那刚泡好的海南黑咖啡,人生呀,它也只不过就是如此罢了,不是么?


槟城是马来西亚里华人居民占多数的州属,就以人数比例来说华人就独占了50%左右。老实说小白现在才知道,槟城的房屋销售价是全马数一数二最高的,风水学上来说槟城是一块“龙地”,吸引了很多有钱人在槟城这里买房子。就以槟岛而言,许多明星如杨紫琼,成龙,柯以敏,李心洁,杨采妮甚至是香港天王刘德华,曾志伟等港星都在Gurney有他/她们的房屋产业。而我们大马的国宝级演员拿督杨紫琼更是在槟岛这里有一栋“杨紫琼大厦”,可见“东方花园”这个美称确实是有它的魅力所在。这种魅力也吸引了很多老外来这里定居,他们大多数都会选择Batu Ferringi, Gurney或有较多工厂的皇后湾那一带。

你觉得槟城美么?我觉得槟城那美呀,就在于那些又高又绿的大树,这些大树给人有一种悠哉并且空灵的独特美感。偏偏那槟州政府却喜欢在这些树木上“加工”,剪掉这里剪那里,不然就是把那整颗大树给锯掉来扩展版图与大路,理由是“槟城是一个小岛,是情非但得已的”。

如果槟州政府真的开始实行他们那轻快铁以及外环公路计划,Greenland一带的古老别墅,跑马场与植物公园都会受到波及。其实呀,小白我最喜欢的就是槟城那些的旧社区,像Greenland到Gurney那一带的古老建筑都会有让小白眼前一亮的感觉。

小白发现槟城有一个特别的现象,那就是有钱人不一定就会住在豪宅里的。其实在槟城你可以看到宾士车出入木屋区或组屋区。个人认为这应该是和那槟州民风有关系,许多上流社会人士从他们的住宿,交通工具到衣着都是看不出贫福贵贱的。

槟城房屋虽然不及吉隆坡多,但你不难发现这里还保留着许多战前古屋,许多外形庞大,外观四四方方的平价公寓,与那造型漂亮背山向海的高级公寓同时竖立而起。因为土地有限,槟州百姓的不断增加,很多发展商都不得已的以填海或在山区建房的方式来供应需求。其实这些地方都有着土崩或流沙层等让人会感到不安的因素,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购买,因为价格都是较廉价的。不知道为何那些在流沙层上打桩的建筑屋是怎么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

其实有些地方是不应被建造房子的,例举一个较为恐怖的例子,垄尾一带的公寓是最为危险。其实垄尾是土崩极为严重的一个地区,曾经有巨大落石压坏汽车的记录。众所周知垄尾山路已经有好几次被土崩崩坏的记录,但是州政府还是颁发准证允许发展商在山路旁的山谷里建了5至6栋的廉价公寓。虽然防范措施已经做了,土崩事件也比较少再发生,但每当小白驾车经过山路时都会不自觉的想,如果这里发生大型土崩,这些公寓与居民到底会变成怎样呢?真的好为他们担心,希望州政府能加以关注此课题,并实行更完善,更周全的预防措施。

因小白搬来槟城是住在廉价公寓,对于自己这种脚不着地的感觉其实到现在还是很不习惯,没法,只怪自己没有能力租那些条件比较好的房子。


槟城是一个生活步伐较为缓慢的大城市,白天你可以看到悠悠行走着的三轮车,人们上班也不见得会很匆忙,那是因为都不需花费太长的时间就能到达目的地。所以很多的槟城人到了吉隆坡等其他大城市都会很不习惯,只因去一个地方都要花上很长的一段时间。

槟威大桥
话说回那让所有槟城人都引以为傲的槟威大桥,收费怎么会那么的昂贵?其实收费站的路费不是应该要一年比一年的便宜的么?怎么这槟威大桥的过路费依旧维持这RM7,这收费未免也太过昂贵了吧。

还有,小白真的很不明白当局为何非得在最忙碌的上下班时段来修补道路?这也是造成槟威大桥时常有严重大阻塞的主要原因。再来,槟威大桥本就应该设立一条小道给那些摩托骑士而不是让他/她们危险的在大道上穿梭,这情况真的让人觉得可怕。小白就曾经在槟威大桥上看到一个摩托骑士奄奄一息血淋淋的躺在马路中央。

在报章上时常看到那槟州第二大桥正在如火如荼的在实行建工着,但讽刺的是,我真的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能否亲眼的看到工程完工。这次与中国同胞一起携手合作建桥,有点“难仁可贵”,但也不知会又要欠人家多少的人情,负债多少到时候全权又推卸在人民身上,虽不是苏格拉底也不是柏拉图,但小白我却敢打包票并预言肯定到时那第二大桥的过路费肯定会是RM7以上!

摩托当道
只因槟州面积不大,所以在公路上摩托总比汽车来得普遍。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在这里驾驶摩托的就是王道,那些驾车驾罗哩的看到他们都非得退让三分。小白觉得部分的槟城驾驶人士对于公路上规矩与那安全意识都非常非常的低;有些摩托骑士会直接把摩托驾在路中央,造成车辆都必须让道给他们,这也形成了一些很不必要的交通问题。

题外话,惊觉这里的摩托骑士骑车时喜欢把屁股“放”歪一边,有的甚至是整个屁股仿佛就要掉出座位上!其实那是一个很错误的示范,而且这种行为举止可以算得上是一点美感也没有。

公共交通工具
其实槟城的公共交通并没有很完善,只有渡轮,公共巴士与的士这几种选择。之前槟城朋友一直很期待的轻快铁提及了很多年,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如果不是槟州政府把Rapid Penang引进槟城,不然我想到现在槟城的公共巴士素质依旧还是很差吧。这里的公共巴士空调时好时坏,内部肮脏,而且是一定非得要把巴士挤满乘客,制造出“巴士罐头沙丁鱼”的感觉才会悠悠的开车启程。

单向公路
槟城政府在道路的规划上和吧生MPK确实是真的有点不一样,因槟州道路窄小的关系,槟城拥有很多单向公路。(去一个地方的路往与回来的往往是完全不同的),这情况对外地人而言槟城的道路根本就像个迷宫,最好的例子就向小白就时常在Gurney与光大附近迷路而得花上半个小时才找到对的出口。听说之前道路改道时,带给槟城公路使用者很大的困扰,茶餐室里也因此课题而到处粗口横飞。

人力收费站
以前来槟州观光旅游是总没对那些在各处停车位向车主收取“停车费”的人加以留意,但自从搬来槟城之后,小白却觉得那还真的很让人感到烦闷!不明白为何槟州政府会选择保留这种即浪费时间又浪费人源的做法呢?不明白在槟城这个还算先进的大城市怎么依然采用人力收费,而吉兰丹玻璃市这些较为乡土的回教州属却早已采用收费机器来进行收费长达五六年之久。小白觉得在长远的经济效应下,这样算是节省下收费机器的钱,还是浪费人力资源可真的要槟州政府进行深思了。

(小白在友人的告知下,才发觉原来槟城的政府停车收费是有两种的,槟威是购买停车月票,而槟岛却是请人收费的,怎么只隔了一个海,就变成两种做法?小白还真的好想要搞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一二。)

交通罚单
罚单,马来语称之为:“Saman”,在我眼里那可是一颗“炸弹”,槟城这里的交通罚单有些特别,竟然会有两种:一种是槟州交通局“MPPP”所发的,另一种则是槟州政府的。

听说若你中了“MPPP”的罚单而久久未还,该部门会遣派警员或拖车人员上门拖车。其实呀,小白手上仍有几张“MPPP”所“颁发”的罚单,已经好几个月了,希望有关当局不会杀上小白家门来逮捕小白,还是某一天你在报章上看到小白被告,而且时常出没于那槟州浮罗的最高法庭。

(文:张小白)

随写找房记

庆幸自己平时有烧香有拜佛,所以得到了老天的宠爱,懵懂又糊涂的张小白竟然在没做好任何的准备下也能顺利的搬了上来槟城!再来小白也要感谢网络通讯的发达,在“佳礼网站”的帮助下,好幸运在开学的前两个星期就找到了一间很不错的廉价房子。

自认从学会走路的那一刻就不是一个很合群的人,在学校,公司甚至是家里我都习惯了一个人的我行我素,好听点这样的行为举止我们可以称之为“不拘小节”,难听点嘛,你可以称它为“放浪淫荡”,但小白呀也不至于那么的没有“礼仪道德”,小白还是有读过几年的道德教育,那些该有的礼貌呀,尊重师长呀这种该有的礼节小白可是还有的。话说回来,像我这种愤青个性本该就没有朋友才对呀,奇怪怎么自幼稚园开始小白身边朋友总是一罗罗的呢?他/她们确实是很喜欢小白,也证明了没白活着,除了。。。除了那些不喜欢听真话或是喜欢被人吹捧的,他们就例外,因小白从来不会去吹捧人和说些违背良心的假话。

在还没搬进那属于自己的新家之前,小白在超约束,超不好意思,超不自然的情况下被迫入住友人的家一个星期,在友人们的帮助与指点之下,超会迷路的我果然受教的少了多次迷路的次数,更认识了一些要让自己变成“槟城人”就应该要懂的百货市场。。。

身为精明消费者的我首选Econsave,价格便宜又座落在我家附近;次推Tesco 或Tesco Extra,东西排列得整齐,找来来比较容易;再来就是同样价廉物美的Sunshine Farlim或Sunshine Square,至于“巴生人”最爱的Jaya Jasco(在Queenbay里面)与Gaint因离我家较远所以较少光临。更不用说那东西贵的“飞”起的Cool Storage(Gurney里面)。唯一小白比较不熟悉的就是Parkson,因它没贩卖干粮食品,再来Parkson在其它地方也比较不常见。真的不得不佩服要赞赏一下自己,来了槟岛不到一个星期竟然能认识那么多的地方,小白我可不是盖的哦!

以不到三天的速度在以上那些地方买了一些基本的家私,卫生洁具与生活用品。甚至连那人类的终极必需品 – “电脑”也给从巴生搬上来了槟城。至于那些令人头疼的打扫用具,烹饪工具呀,我那为人随便又心地善良的包租公都有留着,这样一来小白我可真的可以省了一大笔。

怕完这个,又担心那个,这两年来含辛茹苦储蓄的积储差不多被用掉了一半,开始有些害怕自己会选错科系,中文系哦,什么来的,是不是就像现在那样写写作,写写散文诗歌就能顺利毕业的?越想越惆怅,今晚是否睡得着又是另外一个未知数了。。。。

好人自有好报,祝天下好人一生平安,当然那也包括了我自己。晚安。

(文:张小白)

随写南腔。北调

小白常在咖啡店遇到一些很尴尬的状况,就是当小白用闽南语来点餐时,一旁的茶水都几乎会给以“蛤”这个字来回复我。原来呀,小白从小到大都操得很溜的“福建话”到了这里几乎成了“外星语”。老一辈的槟城人还算明白小白要表达什么,但年轻的就会直接进入思考状态,然后瞪大双眼看着小白。

闽南语,台湾称之为“台语”,东南亚,港澳及海外称之为“福建话”,是属于汉语闽语的一种。来了槟城已将近半年之久,在日常聊天中小白就常发现那同出一撤的闽南语在南马与北马的口音上有着截然不同的严重差距。在口音上,槟城闽南语就加入了许多的泰国话及马来话。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受到了外来语言的严重“污染”!

发觉槟城人说话时很爱穿插“gok”这个“词”,认真思考过“gok”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小白想了很久始终想不通它的意识。如果要勉强给它做了一个结论的话,我们应该可以把它归类成那一堆“语助词”里的其中一个。

其实本地华语也和槟城福建话一样受到了英文,马来话的影响,尤其是马来话最为严重!本地华人在说华语时都会说的像马来话那样“快而平”,说话都是平舌音,翘舌的部分几乎被忽略。这种平舌音在吧生新村里更是更为常见的一种普通现象。

看了很多台湾与中国的电视节目,影视或新闻,听着他们说着字正腔圆的中文反而会觉得异常的刺耳。还是喜欢和朋友直接用“Oi Oi”声的“大马式华语”跟朋友们打招呼,这反而是令人感觉到舒服与悦耳的。小白我呀就是喜欢这种奇怪的大马腔调,我们应该对这属于我们大马华人的独有产物感到骄傲。我从来都不觉得阿牛陈庆祥在中国与台湾说着大马华语有什么让人感觉到丢脸的地方,更不明白为什么大马媒体要以此题材来大肆的报道。人家在大马赚不了牛奶钱,在中国捞牛奶钱来养家活口也不行哦?他在中国那么火红不是一件应该值得高兴的事么?

虽然这种“大马式华语”并不值得推崇,但个人认为那其实就是一种大马的语言特色,并没错呀。不明白华社为什么只会盲目的鼓励大众学习正确的华语,而没完善的把那方言给保留下来。听着同样身为华人的大马公民口里说着不一样的方言其实不是件应该要值得高兴的事么?那是一种多么悦耳的声音呀!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新闻,其实不难发觉那些所谓的专业人士都在勉强着自己说着字正腔圆的华语,那听起来真让人觉得恶心至极,到不如学学人家988电台那样说着那些让人听起来很亲切又会让人捧腹大笑的“大马华语”好的好,那其实不是还更贴切我们平常所说的“大马华语”么?

我“张小白”管你什么说话技巧,管你什么发音与语气标准,我就是喜欢说着我的“大马华语”,我就是喜欢听着我那熟悉的“大马华语”,这是种特色,并没有其对于错的地方,所以你呀也莫须换,更是莫须改!

写给杜老(杜忠全师)的一些话 :

杜老,觉得和我一样提倡人们说方言的您应该会很认同我的想法吧。杜老,其实我明白您老人家的心情,但说真的方言它迟早有一天是会消失的,但并不是现在,虽不知道是哪一天,但觉得应该是时候不早了。

其实小白我并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把它给保留下来,只能透过自己那极烂的文笔把其给记载下来。当小白那一天年老凋残之时再看回此篇文章,再抬起头看着四周那说着字正腔圆华语的大马人时,应该会更感触良多吧。

(文:张小白)

槟城庙会之随写

槟城神庙不算多,并没夸张得像吧生那种两步一位拿督公,十步一间大神庙的“疯狂”程度。但说到庙会,槟城敢认第二,没一个州属敢认第一吧。单是一个普通的天公诞就把整个槟城搞的沸沸腾腾的,到处的歌舞升平好不热闹。在槟城,观音,济公,大伯公,那督公,妈祖,大二爷,太上老君。。。这些只需庆祝一到两天神诞的神仙其实并不算是什么狠角色,个人觉得那连续庆祝九天甚至一个月的九皇爷神诞与槟城人最忌讳的孟兰盛会才可堪称为严重的“夸张至极”!

从钉木架搭帐篷到开歌台请歌舞团来表演,理事们不知是用了何种能力竟能把整个槟城的老奶奶,老伯伯给“召唤”出来!不知为何,老奶奶与老公公们全都很乐意穿上神庙理事颁发给他/她们的白色“庙服”,表情看似兴奋得恨不得把它马上穿到身上。老奶奶们心肝情愿帮庙会准备食物,有的甚至因太忙碌而忘了回家煮饭吃晚餐;老伯伯们负责帮庙会做些搬搬抬抬的工作,有的甚至拿起哨子指挥起交通,整个庙会因为有人这群自愿人士而活泼了起来。文字能力有限,前面说了一大堆,可能你并不明白我要表达的是什么,其实我想要表达的就是,“我真的好不明白为何他们非得把自己搞得那么的忙,难道这就是虔诚的表现?又或那是九王爷显灵下凡要他/她们这样做的么?还有,孟兰盛会是什么,你对普渡公又了解多少?”

首先小白我事先强调我是一名道教徒,以上言论并没有要贬低神明,鄙视庙会的意思!但以上的那些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你们知道自己在拜的是“什么”吗?我很庆幸自己知道九王爷的来历,我很庆幸我知道普渡公与孟兰盛会的意义。。。。,而你呢?

九皇爷香火随之来到南洋,相传至今应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大马各地的凤山寺“九皇信仰仪式”中有多个主要步骤都已“水”有着莫大的关系,如“从海迎神”,“请水”,“送神归海”,“王船”等。 好的,接下来就让小白来介绍什么是“九皇斋”,然后再来介绍九皇爷的来历与说法。

九皇诞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九皇爷的生辰诞日,信徒会为其庆祝。

九皇大帝诞因坐落在许多政府考试之前,它以成为现今父母的一种精神支柱,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成龙成凤,在这样一种风气之下,在许多政府部门考试之前,父母们总会带着虔诚的心情到九皇爷庙(多为凤山寺或斗母宫)这里来烧香许愿与膜拜。所谓“皇上不急太监急”,紧张的往往都只有父母而非他们的子女。这种“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的心态真的有些奇怪。

从礼仪习俗而来,在东南亚久盛不衰,与当地特殊的九皇大帝信仰互相相结合,有一整套隆重而严格的庆典仪式。香客持九皇斋,从八月最后一天斋戒至重阳,这种习俗和民间普通虔信的消灾解厄、消除业障病苦、长生延寿的祈求有关。

九皇爷诞与那印度人所极为相信的大宝森节有些类似,都有一种叫“还愿仪式”的礼仪,最类似的就有刺针与那赤脚走火碳。问过一些有参与过还愿仪式的民众,其实他们很多从小就已经是九皇大帝的信徒。。在“还愿仪式”中,其实他们在感官上并不会感受到强烈的痛楚,只不过这种现象至少要斋戒和禁欲一个月。不然会被禁止参与抬船,抬圣驾等还愿活动。

九皇斋
其实九皇爷素食是有严格要求的,几乎一定要是“全蛋素”,至于烹饪工具,从用餐的碗碟杯到匙羹叉子全都不能接触过肉食(荤食),甚至夸张到连水也不能随便乱食用,一定要是“纯净”的,那种罐装矿泉水或是山溪河流所流下来的河水溪水才被称为上品。

说说题外话,其实槟城的素食店还算是蛮多的,单单一个发林就至少有15间齋菜馆,齋馆所售卖的斋食虽然美味但价格却是超贵的。而九皇盛会除了会有很多的档口售卖素食斋菜外,还有很多庙会算命先生开台卜卦,有摆卖古玩古董,水晶琉璃的,也有售卖鲜花鲜果的。台湾的珍珠奶茶,爱玉冰与摇摇冰更是小朋友与大人们的最爱。个人偏好甜食,所以那好久不见的麦芽糖肯定是小白的最爱。莫怪小白不够诚心,小白每次都是第一时间买了麦芽糖才进庙膜拜,可见小白对麦芽糖的喜爱至极。

九皇爷的来源说法

传说一 上古九大皇帝

九皇大帝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九位人物-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诰、尧、舜、禹。

传说二 九皇爷为秦代革命烈士
陈胜吴广起义前,九个结义英雄策划起义反秦,事机败露,为秦兵杀害,取去首级,弃其尸身,民怜其义,私下以九个陶瓮,盛其遗体,置于河中,任其漂流出海。 几年后,汉朝兴起,九瓮残骸,竟漂回原地。
烈士无名无姓,事情甚为灵异,当地人民收拾残骸妥为埋葬,为烈士立庙祭祀。后九人显圣护民,地方官从民意,申奏 朝廷敕封“王爷”冥衔,遂演变为“九皇爷”。

传说三 以炉代神位
在吉隆坡安邦流传很广的传说,九皇庆典是祭典洪门天地会首领万云龙。1734年,万云龙在清雍正甲寅年九月初九,与清兵交战而战死在湖南长沙,余下部属逃至海南岛,败兵被追杀而由水路逃往暹罗,后被迫在槟城定居。洪门会其中一部分残兵后来至安邦定居,表面上以种植为业,暗地里却秘密结社,罗致爱国志士,共襄反清复明义举。
题外话,有一次的开香堂(又称开香会,即新人入会仪式),警方突袭现场并严加盘问聚会理由。首领说在这里拜神祈求平安。警方见虽有拜神迹象但无神座神像,追问其 故。众人一时语塞,忽然其中一首领急中生智指着身前的一只香炉说:这就是我们拜的神。看着香炉冒出缕缕香烟,警方怀疑地问:香炉是神?他是什么神?一人随 口回答:他叫九皇大帝。无人知道九皇大帝的典故,警方信以为真,就此作罢。自此,吉隆坡华人供奉九皇爷,就以香炉为神位了。

传说四 明太祖第九代孙鲁王
这是最有史实根据的传说。明太祖第九子鲁荒王檀的九世代也是九王,俗称九王爷,又称鲁王。一批明臣拥鲁王为帝于绍兴,后被清兵追杀,鲁王投奔郑成功,居住于金门。传说郑成功不礼待鲁王,将他沉海致死,其部下愤恨郑成功,于是浮海南来,立庙祀奉。因九王爷沉海没有尸首,所以只立神位不塑其像。据说九月初九正是王爷诞辰,那天早晨有香炉浮海而来迎接鲁王由水中上岸。 事实于1959年揭开,金门岛发现一座古墓,墓中石碑记载鲁王死因是哮喘,并非郑成功迫害,此公案始真相大白。 现今人们对于九皇爷的传说并不清楚,却自己把以上所知的几个版本加以“掺和”成为与原来传说完全不同的“传说”,这样会误导民众,当然这也让后人寻求正确的答案时会更加困难。

“传说”与“仪式”究竟哪个更早?是为了配合“仪式”而杜撰了“传说”,还是因为有“传说”才形成了“仪式”,难以分辨。“仪式”与“传说”的相互配合,为信仰的流传找到了某种根据,也为信仰活动抹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文:张小白)

放空。随写

吖,此刻感觉异常的奇怪,坐在电脑前面的小白思绪有些莫名其妙,难以形容此刻的感觉,能否称此刻的奇怪思绪为 “放空”呢?

从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自己要正正经经的写这个我还不大熟悉的地方,这被称为“东方花园”的地方,这杜老眼中的“老槟城”,对我来说不甚熟悉,友人告诉我以前的“老槟城”到处都是槟榔树与橡胶树,景色直如一副风景画。

“槟榔”,台湾人称之为“黑金”,它几乎是很多“台客”最喜爱的提神圣品,但为何来到了大马却变成“致癌毒品”这可真的有点讽刺。来这里都快六个月了,除了极乐寺后山的大水坝与那槟华附近的植物公园,我就怎么没有看过“槟榔屿”有那历史文献中所大量提及的槟榔树呢?

回想起几年前报纸上的新闻说槟城的生态环境已成“垃圾花园”,槟榔河也成了马来西亚的其中一条“名河” ,里头是漆黑的河水,漂浮在河面的全是一些垃圾与化学废料。无意间看到照片里“老槟城”曾有的风貌,心头悠悠的一酸,闪过一丝又一丝的感伤,真的只能以“沧海桑田”来形容吧。

人长大了,不再是父母庇护下的懵懂小孩了,心里总会想要随着那时代而进步。很多新鲜的人事物纷纷的出现,回忆中那些曾经拥有的,现在仿佛已经成为了人们记忆里的点滴。有时当一个人把生活的脚步放慢,慢慢的欣赏四周的风景,你会发现有很多能触动儿时回忆的优美琴弦事物,一幕幕的出现于眼帘中。小时候,总是一直想长大,不了解为什么大人常说“回忆,总是美好的”,现在自己已成为“大人”,终于明白为什么回忆总是甜的,因为人啊总是会在失去后才会怀念曾经拥有的一切 。

沿路看着乔治市里的那些古屋,因没受到良好的维护而变得如此的憔悴;想像那乔治市在英治时期的繁荣,看着那棺材街头的老旧巴刹残留下来破烂躯壳,有些不堪回首,有些黯然神伤,一个破烂屋顶加上四根托住它的的烂柱子,心中不禁一阵心酸。看看那一旁早已干枯的河床,听说那里曾经是小贩们极为重要的一条运输通道,小贩们都会从港口划着船把货物载到巴刹去叫卖。自觉自己已错过了那所谓的“老槟城”,更体会不了友人们口中那曾经属于老槟城的“风华绝代”。。。。。。


突然想起那千姿百态的香港歌姬梅艳芳,跟此刻的感觉很像,小白责怪自己太年轻,责怪自己没有出生在那80年代,而在03年与极为欣赏的梅艳芳“插身而过”,错过了一代天后的“风华绝代”,更错过那一首又一首的经典好歌,一部又一部的经典好戏。。。

梅艳芳没了,老槟城没了,槟城呢?依然还在,依然还在。。庆幸自己赶上了09年“新槟城”这辆末班车,这趟算不算是末班车我并不清楚,只知道自己呆在槟城的日子不会太长,所以呀,有得吃就得吃,有得玩呀,当然就得玩咯,享受并把握现在,才是小白所拥有的王道。

(文:张小白)

心病观四季

这几天槟城的气候异常的奇怪,有时天气闷热得让人有想作呕的冲动,有时却又连续几天下着那狂风大暴雨,再来就是那小白超级厌恶的太阳雨,大热天下起雨来本就不是什么好预兆,难道世界末日真的即将来临了?

今天天气异常的寒冷,冷得小白非得要穿上两件冷衣。连续发了一个星期的高烧依然久久不退,怀疑自己中了H1N1,怀疑自己时日不多,下个即将要死去的人会不会是自己。为何病了那么多天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这是什么病呀?伤风,不是,咳嗽,不是,肚痛,也不是,就是有一点点的发烧。上网找了找感染上H1N1应该有的症状,也没有。友人是多休息,多喝水,喝多点枇杷膏,我的病很快就会好的。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生病了,还是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心病”呢?

为何辛勤的工作,辛勤的读书,有了一个新开始的小白还是会感到如此的寂寞?不是没朋友,不是因为欠缺什么,那真想问自己为何还是如此的寂寞,仿佛看不懂那四季的变换,一日复一日的把那内心最深处的情感给隐藏了起来。真想问自己为何会那么的寂寞。

“寂寞”它该是什么模样的呢?该像那陈绮贞小姐的“还是会寂寞”,还是该像那莫文蔚小姐的“寂寞的恋人呀!”又或该像那在去年11月离开我们的阿桑小姐那样唱着“寂寞在唱歌”?虽极不愿意把那没格调的张栋梁先生与前面那三位做一个相提,但他的那首“寂寞边界”确实是很符合我现在的心态。因为寂寞,此刻阳光大道并没有那所谓的风光明媚,小白心里不是狂风暴雨,就是连绵大雪。

—————————————————————————————————

为了寻找那个心中解不开的重重包袱,小白决定重游极乐寺,重游这个小白几乎每天晨运都会经过的老地方。这里风景依旧不变,龟池依旧是呈现出它那种独有的黑绿色,层层的马来风光依旧阻挡不了那龟池的肮脏透顶。乞丐依然是多得令人又是心疼又是害怕,我想能让小白把这两种感觉同时交错的,除了这里应该就没有其它地方了吧!小白快速的把身上的零钱全都翻倒出来给了这群乞丐,踏着缆车来到极乐寺最高处。

叹息那隽永无比,工程浩大的观音神像依旧无法完工,心想这该不会花上二三十年吧?捐了二十元买了一片建庙屋瓦,在屋瓦上面写上了“合家平安,学业猛进”这八个字。发觉自己在写“学业猛进”这四个字的时候有一股莫名的心虚与惭愧,我说小白你呀,你上课根本就不专心嘛,叫你读书你却迷上钓鱼,这又何来的“学业猛进”?怎么会突然词穷起来,小白呀,你自己明白我要说什么的,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从极乐寺山顶往下走,来到了雄伟壮观的大堂宝殿,贪心的小白赶紧的把双手阖上,闭起双眼虔诚的在地藏王菩萨面前许下了好多好多的心愿,希望菩萨听得到小白的心声,人生在世不就那短短数十年,所以小白从就不向神明祈求任何的财富,更别说那姻缘桃花什么的,我呀只希望借助那神佛的力量好让自己得到那么一点的福气与一点的安康就得以满足。

打开那几本从极乐寺拿回来的佛书赠阅,好想让那心情快点平复下来,一页又一页的翻着,出其不意的,小白似乎在佛书里体会到了什么,佛书里提到了那四季的变幻本就是无常的,但那绝对是件美好之事,这仿佛是要小白用心的去体会周遭的一切,四季的变化,本就是如此的无常,却又是如此的有理。读得兴起,拿起另一本叫“地狱游记”继续疯狂的翻阅着,还真的仿佛自己真的已经经历生死轮回,并来回于那人世与地狱无数次。

把书合上,此刻的小白突然有种想要落泪的感觉,轻轻的把眼睛阖上,体会那大自然的奥妙,享受那四季的万千变幻,觉悟自己以前的顽固与自负,小白仿佛得到了那更深刻更深层的新体会。

有感而发的写下了以下这几首无名诗,ermm,暂时先叫它做:“小白四季诗”好了。虽写得过于的随意难登大雅之堂,但总算是小白向那用心良苦的佛祖菩萨们表达小白一点心意的唯一方式。


层层 雪花 溶解 开
桃花 盛开 满天 飞
时间 滴答 滴答
河流 冰山 爆裂
天赐 粉色 雪花
飘月 越乐 悦而跃


暖暖 气息 万千
夕阳 无限 好与坏
小舟 上游 鱼 下游
水 桃 盛开 掉与落
桃花 轮回 转换
风尘 滚滚 干
源源 不断 裹 果


橙景 黄树 黑枝 灰
叶落地 桃花 纷飞 燕
银河 星星 黑色 洞
大地 白昼 太阳 能
桃果 掉落 还剩余


隔岸 我 观火
景色 白 观音
桃 雪 花 天堂
冰冷 白发 白云
天 地 无形 尽头
原地 原点 原来如此

(文:张小白)

失眠。随写

仿佛那猫头鹰,小白来了槟城两个星期就失眠了两个星期。不知为何小白的眼睛总会在晚上睁得特别的大,特别的圆。这十几天来的辗转难眠小白把自己弄得异常的憔悴,异常的神经兮兮。自认自己还不是很能适应槟城这里的生活,胡子与豆豆也因小白的时间颠倒而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它们很不客气的在小白帅气的脸上慢慢的蔓延着,蔓延着。。。。

想念那香喷喷的巴生肉骨茶,想念那炒得黑漆漆的巴生大噜面(福建炒),想念那超有口感的港口汤圆,小白想念着家乡的一切一切!

自认有着李白的酒量却没有李白诗意,小白永远都写不出一首像“静夜诗”那样流芳百世的好诗,更何况我的房间根本就没有窗,何来什么床前明月光,什么地上霜!小白也没有那崔灏的豪迈,写不出“黄鹤楼”里那种心痛感伤的思念情绪,此刻的小白只知自己难以忘怀家乡那舒服的大床,那软绵绵的枕头与抱枕,还有那暖呼呼的热水器!此刻坐在电脑前面的我甚至开始想起家里的那扇门,那扇窗,甚至是那块屋瓦,那块地转!我快要发疯了,这种恋乡思绪久久没法散去,我,正常么?

小白,你并不能后悔呀,选择逗留这里本不就是你自己的决定么?以你这种个性谁敢勉强你做你不喜欢的事?来这里不是全权是你自己的决定么?你说以前那种生活不是你想要的,又说什么厌倦了那朝九晚五的生活,现在却怎么在这里唉声叹气了呢?你要回你那所谓的“家乡”领着“死工钱”过着你那“非人”的生活,还是要去追求那曾今何时被你遗忘了的梦想呢?

张小白,拿出少许的勇气吧,你并不能哭,不能退缩,更不能有那一丝丝会让自己后悔的感觉!加油!加油!

(文:张小白)